头尾部分原创在总文中占比不到 50%,抗拒遗忘的读书笔记,如果读者检索到这里,建议阅读原著。
因为搬工位,其他人遗落下来的一本书,在另一个同事工位闲置许久。偶然得之,一方面想提高下宏观认知,另一方面因为在2020年春节期间,听过它的作者 吴晓波 《影响商业的50本书》,讲述的过去200~300年来的商业经典,听完视野开阔不少。翻开《激荡十年-与大水大》开篇,以下文字让我决定开始读这本书,又因年初“不读烂尾书”的目标,遂花一周时间将这本书读完。
开篇题记:
我们的国家就是一艘驶往未来的大船,途径无数险滩、渡口,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随行到终点。每一代人离去之时,均心怀不甘和不舍,而下一代人则感念前辈却又注定反叛。
序:
这十年,
- 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一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 外汇贮备增加了1.5倍,
- 汽车销量增长了3倍。
- 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增长了13倍
- 网民数量增长了2.5倍
- 高铁里程数增长了183倍
- 城市化率提升了12%
- 中产阶级人口达到2.25亿
- 每年出境人口数量增加2.7倍
- 中国消费者每年买走全球 70% 的奢侈品,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
- 《财富》500强名单中,中国公司数量从35家增加到115家。4家公司进入10大。
- 腾讯和阿里市值分别增加了15倍和70倍。
- 智能手机领域,4家中国公司进入前6强;空调、冰箱、电视机市场,中国公司产能全球第一;
- 前十大地产公司中国占7家,资产规模最大的四大银行都是中国的。
- 跨国并购:中国公司买下欧洲最大的机器人公司、曼哈顿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好莱坞连锁影院、比利时的保险公司、日本电器企业、世界各重要的枢纽地带拥有起码30个港口和集装箱码头。
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如同恣意泛滥的大水,焦虑地寻找疆域的边界,而被猛烈冲击的部分,则同样焦虑地承受着衍变的压力和不适。它既体现在国内各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各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和妥协上,也体现在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周遭邻国间的政治及经济关系上。
一个国家的成长高度,当然不是由摩天大楼决定的,它取决于全体国民的现代性。
分年度记述
每一年度都有主要的事情,国家政策方面的,企业的,微观个体的、或可能成为发展趋势的热点事物的讨论。福布斯企业排行榜企业家所在行业的变化,社会变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产物-企业,也有不同企业家或个人登上舞台。在书的夹页里也有一页各年度总结,虽不全面,但大部分典型事件和背景都列下了,很好的反应经济历史和趋势变化。作者对互联网和新经济也非常熟悉,这相当于一部中国经济或者互联网发展纪年史。下面就按夹页各年度记述简单回顾:
2008 不确定的开始
大事件
- 汶川大地震
- 北京奥运
- 中国大面积特大暴雪
商业事件
- 房价高涨
-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三鹿破产
- 国美黄光裕被捕
- 中国进口增速跳水(以下不熟悉或已遗忘,含本条)
- 飞跃集团提出破产申请
政策背景
- 《劳动合同法》全面实施
- 《企业所得税法(草案)》颁布
- 个人购房税、费、贷齐降
- “四万亿”启动
- “家电下乡”计划推出
- “保8”成热词
国际背景
- 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全球扩散
- 比特币交易新体系建立
- 美国诞生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
2009 V型反弹的代价
商业事件
- 创业板开版
- 吉利收购沃尔沃
- “吴英案”开庭
- 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向 BAT 时代转轨
- 淘宝商城“双 11”交易额突破 5200 万
政策背景
- “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提出
国际背景
- 通用汽车申请破产
2010 超越日本:
商业事件
-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中国成为“制造第一大国”
- 大规模基建投资致使投资外汇激增,房产农产品价格暴涨
- 富士康“十三跳”事件
- 国美股权纠纷
- 谷歌退出中国市场
- 3Q 大战爆发
- 新浪微博注册用户突破 5000 万人
- “凡客体”流行
政策背景
- 中国境内所有企业统一税制
- 国务院发布“新36条”:非公经济36条
国际背景
- 苹果推出iPad,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 希腊债务危机
很多年后,当人们再度回忆这段中国崛起史的时候,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和关于他们的诗句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他们是大历史中的一些小配件,也许微不足道,但若缺失,则其他真相,俱为谎言。
一段普通打工人的诗歌,未被记录在夹页中,特此补充。
2011 “中国要歇菜了吗?”
商业事件
- 中国高铁路网规模和速度跃居世界第一
- 国产运动品牌利润暴跌陷入“观点潮”
- 百思买退出中国市场
- 微信面世
- 雷军发布小米手机
- 支付宝股权转让风波
- O2O 团购公司“千团大战”
- 淘宝商城规则变更引起卖家抗议(本条不熟悉或已遗忘)
政策背景
-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开始
- 提高个别稀土产品出口关税
- 首届中国“三农”问题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本条不熟悉、遗忘或无感)
国际背景
- 乔布斯去世(纪念,改变世界的人,也是赏饭吃的人)
2012 落幕上半场
商业事件
- 内外贸陷入停滞,能源重工产能过剩
- 阿迪达斯关闭中国工厂
- 中国成为最大奢侈品消费国
- 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
- 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线上线,“自媒体”概念诞生
- “褚橙”成为互联网爆品
- 北京暴雨致 79 人死亡
政策背景
- 党的十八大召开,习总上台
- “八项规定”下达(称赞)
国际背景
- 北半球遭遇极寒天气
-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 科斯《变革中国》出版(本条不熟悉、遗忘或无感)
2013 金钱永不眠
商业事件
- 中国人均 GDP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 李嘉诚“跑路”传闻甚嚣尘上
- 柳传志“在商言商”言论引发企业家热议
- 雷军、董明珠十亿赌局
- 中国大妈抄底黄金市场
- 互联网“打谣”风潮
政策背景
- 中央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 简政放权
- 金融体系证券化再造(本条不熟悉或已遗忘)
- “新三板”正式揭牌
- 民资银行开闸
- 最高法、最高检规定网络传谣可构成犯罪
- 中央首次提出不能仅把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当业绩
国际背景
- 诺基亚被微软收购
-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第一次提出工业 4.0 概念
2014 卷土重来的泡沫
商业事件
-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石油进口国
-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通“沪港通”业务
- 沪深两市股票交易突破一万亿
- 融创收购绿城案破局(记得有人出尔反尔)
- 张瑞敏对海尔进行组织改革
- 华润董事长宋林被捕
- 罗永浩发布锤子手机
- 阿里巴巴纳斯达克上市
- 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
- 互联网打车行业展开“烧钱大战”
政策背景
- “中国制造 2025”新工业化战略发布
- 房贷政策放松,新一轮楼市松绑周期到来
- 股市 IPO 重新开闸
- 证监会新政打开公司并购重组的大门
- 基础设施投资再度启动
- 中央政府提出“新常态”
-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
国际背景
- 中非贸易额达到 2000 亿美元
- 非洲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市场
2015 极端的一年
商业事件
- “两会”民营企业家规模创纪录
- “马桶盖现象”引起争议
- 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
- 6 月 12 日,股市暴跌
- 泽熙投资总经理徐翔被捕(好像提到了 白手套,成功躲过所有下跌,被查暗箱操作)
- 宝万之争(万科没有“毒丸计划”,管理层对公司控制权弱)
- 滴滴快滴合并,O2O 领域开始战后重组
- 售价互联网民营银行开业,互联网金融热浪袭来
- e 租宝等 P2P 平台被取缔
- 贾跃亭发布电视手机,并宣称将生产汽车(记得贾跃亭“把海水煮沸”的口号,以及 子公司间交易、制造账务营收假象,卖股承诺现金补贴子公司,结果大部分卷钱跑路)
政策背景
- “互联网+”提出
-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和拼多多供给侧升级不知道有无直接关系?)
- 监管当局清理场外配资(本条不熟悉或已遗忘)
- 证监会召集 21 家证券公司“护盘”
国际背景
- 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
- 中东地区难民潮冲击欧洲
- 全球反恐形势严峻
2016 黑天鹅在飞翔
商业事件
- G20 峰会举行
- 人民币成为第四种储备货币
- “熔断”闹剧(本条不熟悉或已遗忘)
- 美的公司收购德国库卡
- 直播产业兴起
- 共享单车成为投资新热门
- 大疆无人机实现 100 亿元营收
- 百度向人工智能战略转型
- 曹德旺美国建厂引争议
- 魏则西病逝引起舆论对百度和莆田系的讨伐
- 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
政策背景
- 证监会出手干预宝万事件
- 保监会叫停 6 家公司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
- 国务院对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情况展开专项督查
-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
- 北京取消非农户口和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国际背景
-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 英国脱欧
- 亚马逊开出全球首家线下无人智能便利店
- AlphaGO 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
2017 新中产时代到来
商业事件
- 云南白药产权试验轰动全国(本条不熟悉或已遗忘)
- 联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
- 万达将部分资产出售给融创和富力(万达想跑路,购买国外游艇等资产,国家限定禁止国内贷款投资国外)
- 小米加大地面渠道建设,走出低迷期
- 移动支付普及
- 淘宝开出无人超市,新零售试水
- “王者荣耀”全民疯玩模式
- 贾跃亭辞去董事长,乐视更名
政策背景
- 七部委叫停各类 ICO 融资(「首次代币出售」(Initial Coin Offerings,简称 ICO)活动
- 国务院对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情况展开专项督查
- “挖掘机指数”出炉(大数据精准描绘出基础建设开工率等情况,成为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 党的十九大召开
国际背景
- 默克尔连任德国总理
- 安倍晋三赢的日本“国政选举五连胜”
- 机器人索菲娅获得公民身份
2018 改革的“不惑之年”
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他只是磨练我们,磨炼每一个试图改变命运的人。
这本书是 2017 年 12 月份出版,因此对 2018 年只是展望,记录下这些事情:
- 一半的企业家二代(90 后)对继承父辈产业兴趣不大。
- 出生于 1995 年 695 万大学生毕业,2000 年出生的人参加高考
- 顶级轿车品牌奥迪消费者中 54% 为 80 后
- 中国千万富翁平均年龄 39 岁
- 全球奢侈品市场,45% 的购买者年龄在 35 岁以下。
- 2007 和 2017 全球市值最高的几个公司,从 美孚石油、通用电气、微软,花旗,AT & T,美国银行,中石油,中国移动。10 年 后的 2017 年,榜单面目全非,前十为 苹果、谷歌母公司、微软、脸书、亚马逊、伯克希尔-哈撒韦、腾讯、美国强生、埃克森美孚、阿里巴巴。
未来十年第四次浪潮:机器人智力逼近人脑;生物革命讲可能让人类寿命达到 100 岁;中心化的互联网消失,万物互联时代到来;新能源革命,将宣告石油时代的正式终结。
焦虑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对抗焦虑的手段也许仍然是不甘现状和迈向剑及履及的未来。
缺乏长期性顶层设计前提,中国经济变革动力来自四个方面:
- 制度创新
- 容忍非均衡,灰度治理
- 规模效应
- 技术破壁
适度焦虑与人的活力以及创造性成就,存在密切内在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 罗洛 梅
时代变革性和命运神秘感。
总结
10年间发生的事情,有些很熟悉,发生时也都是擦肩而过、随后也就烟消云散,过去就是过去了,从未思考这个事情发生的背景,逻辑。宏观政策、监管机制、金融政策、体制不完善,政策的滞后性,联合技术发展趋势一起影响企业命运,起起落落,而作为微观个体的个人命运也不可避免的被宏观的、微观的各因素左右,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焦虑不可避免。金融时代 和 AI时代 交叠,会加剧这一点。
也喜欢这本书的书签,“唯有知识让我们免于平庸(IN KNOWLEDGE WE BELIEVE)”
原来听别人说一年读50多本书,感觉不可思议。今天发现这是可以做到的。这本书我就是花8天时间读完的,周一到周五早晨通勤地铁和公交上(每天60-70分钟)+ 两个周五晚上(8点左右开始),没有耽误上班时间,也没有用周六日时间。以这样的速度,365/8 = 45.625本
深夜到家,困意来袭之前,完成这篇烂尾文,清理草稿箱文章一篇。
2020 年 11 月 6 日读完,2021 年 1 月 14 日凌晨完成
I am regular reader, how are you everybody? This article posted at this
web site is genuinely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