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Vector | 2022 new year sign. black numbers 2022 with golden glitter  numbers on black background. vector luxury text 2022 happy new year

非常凑巧,当我准备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时,恰好翻到手机备忘录里的记的一句话“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士大夫的精神享受”,这是一种特别理想的生活状态(也许第一条是后面状态的先决条件)。忘了出处,查了一下,是冯仑写给自己的墓志铭,大概是在一个采访节目里看到的。机缘巧合,就用这句话作为文章的起始吧。但愿将来也能有这样的生活状态。

读书 和 学习

我把读书放在最前面,因为视野决定一个人的高度,也决定着命运。今年完整的读了几本书《如何定义团队》(英文版《How Google Works》)《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科学 – 无尽的前沿》,前两本写了读书笔记,后一本是一夜看完的很薄的报告;其他读半截的书《第一本经济学》《幕后产品》《一往无前》,第一本是《俞军产品方法论》的推荐书,第二本是自媒体节目推荐,关于作者王诗沐我看在产品圈子里的评价是极高的。技术出身的我读这些书,是因为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技能要求部分是重合: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价值阐述能力,执行能力(工程能力是一种执行且无偏差的能力),最后本质上是对用户、产品、商业的理解。

读书多的好处是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参考别人的经验,做事有章法,把握事物的关键点,明辨是非曲直;读书多的坏处是看到别人做事无章法,会虚耗自己很多精力。

学习上编写了一个服务端程序,学习了 Go 语言 和 Gin 框架。自己规划了一个小项目,结合谷腾堡项目免费的电子书,做一个从服务端获取图书列表和图书(也有一些简单的推荐策略),简单的商业策略是使用京东联盟推荐相关纸质书。服务端程序开发了 50%,开发客户端程序时遇到了阅读器进度保存问题,进度中止。当然这里面也有谷腾堡项目中文图书的质量问题,其他中文电子书版权严格市场考量问题,英文的相对较好一些。

工作

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工作,有时候你本来在家,脑子里确是公司的工作;有时候半夜醒来,也是怎么跟老板介绍现在做的工作,团队内外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建议,这或许是离老板越远越焦虑吧。关注力经常无暇顾及其他,媳妇儿经常抱怨我,几分钟就可以填的商业保险医疗报销单,几个月都没填。这就是关注力的忙,之前在《如何形容忙》里介绍过。

今年又是一如既往的努力与自驱,带来的收获是能力的提升。DevOps 领域知识和视野的提升,角色缺失导致产品化能力的提升;得益于《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这本书,对产品生命周期有了更系统的理解,明确项目中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法,未来做事的成功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在这个能力非标准化的行业里,每个人的认知不同,评价体系不同(或者说没有全面的评价体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你综合素质强别人说你不专业,你专业别人说你综合素质不行。如果你特别在意,就会有爷孙骑驴的困扰。

虽然如此,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即全面又专业,又能创造价值,能人所不能。

家庭

今年最大的事是搬家,已在《搬家与转学》中总结,总体上决定是对的,一举多得。孩子新的学校比较重视阅读、体育,同学家长优秀的很多,优势传承和近朱者赤、孩子在一起也会互相影响,一起进步成长。孩子经常能给我惊喜,老大今年 11 岁,她最喜欢的书是《半小时漫画》系列;某一天跟我聊起罗马三个时代: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虽然我也是个历史迷,多少让我惊讶(后来了解这本书也多少有教人吹牛的成分)。老大在读书方面,已经可以自主择书,这可能是老师还有同学对她的影响。我想一个人的成长,有时候老师和同学、朋友比父母的影响会更大吧。老二今年 8 岁,她最喜欢的丛书是《大英儿童漫画百科》(感谢同事推荐,买给她暑假看的),这套书涉及的面很广,很惊讶的是她能把病毒、细胞讲的头头是道,这几天又给我讲雨果的《悲惨世界》,还有她最喜欢的欧 - 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的小说。在我给她起的众多外号中,她最喜欢”小百科“。

投资

今年的大背景依旧是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疫情(德尔塔、奥密克戎 变体轮番来袭)、开放三胎、教育双减、政府强监管、互联网裁员。中概股大跌,把前年挣的钱抹平了,幸好前期只是小资金投入,不然就是一把韭菜。

混迹股市两年,但没有投资策略,根据自己对公司的感性认识和股价趋势操作,牛市中随便买什么都能赚钱,用运气赚的钱最终用实力送回去了。后来跟股市中纵横 10 多年的同事、还有 YouTube 的人气股市投资播主学习了下,大概有这样的策略:

基本原则

  • 谨守能力圈,保护本金;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 选择方向和行业非常重要。比如现在 新能源、云计算、元宇宙。

配置:金字塔型(以下表格可能更好)

  • 稳定型压仓股:稳定增长,但年增长率在 30% 以下,风险较低。如 大盘指数(SPY、QQQ 等)、大科技(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仓位占比 40%
  • 中等稳定增长型:长期增长有确定性、高增长,收益在 40% 以上,风险中等。如 特斯拉(万亿市值后,也有人觉得应该归为第一类)、英伟达。仓位占比 40%。
  • 成长股:高增长,市盈率较高或未盈利的高成长股票,收益 60% 以上,高风险。如 RBLX、RIVN。仓位占比 10%
  • 现金:好股票也要有好价格,为大跌或出现好的买入机会时留一部分现金,一般收益会多 10%+。资金占比 10%

当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行情下行的时候,现金会更多,经济形势不好市场恐慌时,第一类股票多一些;经济形势好普遍乐观 成长股多一些。

单只股票的买入策略:

  • 分批建仓,如股价下跌可以多次买入降低成本
  • 长期看好的股票股数分两份,一部分长持,一份高抛低吸降低持股成本,适用股价上下波动大的情况。(交易方法:网格交易法
  • 补仓和上次购买要有价差(一类股 5%,二类股 10%,三类股 20%)。除非单向上涨。

其他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

  • 宏观:加税、加息对行业的影响
  • 机构对股票的热度、价格影响(一般在发生后才能知道,难以把握)
  • 资金流向

其他还有持股行业结构,理解没那么深入,暂时不表。或许投资也是应对中年危机,以后出生率下降的必备技能。

其他

生了一场小病,第一次住院。已在《脆弱、坚强与温情 – 住院记》中记录。

未完成的读书《幕后产品》《第一本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还有其他 存量书单;《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的 YouTube 视频制作。

年度大事、热点:

东京奥运:因为疫情推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开始了,00 后已经在奥运舞台大放异彩,杨倩为中国夺得本届首枚金牌;另一方面 女排,乒乓球女单丢掉冠军。想起已经历过的年代还挺幸运,见证了男足进入世界杯,女排逆转夺冠,男篮能进世界八强,姚明能以绝对主力打 NBA。

觉醒年代: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青春与理想,在这个理想与信念稀缺的年代,感人至深。本计划单独成文,奈何时间精力有限,剧中多处情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陈独秀初办《新青年》,"20 年不谈政治,启发民智"的务实策略;又或"北大新旧文化之争只是学术之争",教授们理念不同,但都高风亮节,不用下流手段,光明磊落;高潮部分是,南陈北李,相遇河北看到大批的穷苦的老百姓,相约建党。当然也有一些什么成分,但总体感人至深。还有《苏武牧羊》那首歌。也有“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的豪迈和担当。

河南大雨:母校所在的城市郑州多人遇难。本来也想单独成文,奈何文力不及,记录再此。

参考:

[1]. 51cto - 冯仑经典语录

[2]. 冯仑 - 风马牛哲学

上午去医院取单据,中午返家,稍事休息期间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