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2020年)期间,小女儿问我:爸爸,你小时候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给我讲讲呗。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也让我觉得自己很真实。所以即使给孩子们讲完,我也把它记在这里,以便回顾那个鲜活的自己。在孩子追问下,一下讲了四个故事:

一:爸爸挣的第一笔钱和镇上最小的储户

时间应该在1994年前后,爸爸12岁小学五年级前后,因为奶奶是乡镇医院的医生,家住在医院的家属院里。漫长的暑假着实无聊,这时医院药房里的叔叔给了爸爸一个有偿的工作,那时候药房还有一格格装中药的小屉子,那个叔叔给我的任务是找蝉蜕,一个5分钱,那时的购买力,1角可以买根冰棍,2角可以买个雪糕。

爸爸很兴奋的接受了这份工作,那些时候爬高上低的找蝉蜕,虽然已经记不清最后找了多少个蝉蜕,不过那时院子里的树挺多,也有砖砌的带格子的院墙,都可以顺着墙爬到树上找蝉蜕。所以收获应该还可以。

那时候比较单纯,头脑比较简单。如果换到今天,你想爸爸会怎么做?爸爸会找把附近所有的小伙伴都叫上,一起找蝉蜕,然后一起挣钱,一起吃冰棍。想想都很美。

最后再说到那位给爸爸挣钱机会的叔叔,那时他应该医学院毕业不久,有些与众不同,好像刻意培养爸爸某些意识。记得7岁时(1989年),我攒了23元,这位叔叔带我到医院隔壁的信用社开了个银行账户,那个年代还没有银行卡,好像也没要身份证什么的(当时也没有),爸爸也没有银行的柜台高。为什么记得了,因为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我们最小的储户。”

时至今日,爸爸记不住那23元和蝉蜕有没有关系,对找蝉蜕的年龄也有点记不清和怀疑了。对7岁开银行账户记得倒是很清楚。7岁爬树年龄是不是有点小?一方面有点太久远,另一方面也不知道7岁的孩子到底会不会爬树。

最后,爸爸要感谢那位叔叔,不管他想培养爸爸劳动挣钱的意识,还是存钱理财的意识。因为他教育关爱身边的小孩、爸爸称他为“全民教育家”。

二:爸爸第一次喝啤酒,味道不错

这件事情大约发生在爸爸小学3年级的时候,9-10岁。那一天是清明节,在我们家乡周边,有很多烈士,照例清明节是给烈士扫墓。

扫墓的地方离学校单程5公里,那时候没有大巴车接送,全靠步行。给烈士扫完墓后,我和几个小伙伴走在回家的路上,路在山边,路边也没有小买部,我们又累又饿,偶尔碰到一个骑自行车卖馒头的,我们招手叫他停下、可惜馒头卖完了,我们只能怏怏的继续往回走,这时一辆小三轮车从我们身边开过,我们在车后面招手、叫喊,可是司机好像听不见,车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肚子又饿,我们只能快步奔跑,期望在车里找点吃的,幸好车开的不快,我们顺利爬到车斗里,一人拿了瓶啤酒下来。下车后我们打开(现在记不起来怎么打开酒瓶的,那时的小孩动手能力强?)啤酒,迫不及待的想填饱肚子。那一口口啤酒,真好喝啊,甜甜的。

喝完继续走在回家后的路上,到家前还没事。到家后(中午到下午1点左右)一头倒床上,一觉到天黑,原来是喝醉了。

“爸爸,给人家钱了吗?喝人家的啤酒。”听完这个故事,女儿问。

“给钱?”爸爸愣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那时只顾着肚子饿,拿完啤酒就下车了,没给钱”,现在想起来那应该是辆柴油三轮车,车噪音大,驾驶室和车厢间有布挡着、司机没发现我们,我们也没法和司机沟通。车厢摆的也满,没有我们坐的地方,不然搭个便车回去也挺好,吊在车后拿完啤酒就下车了。

“那后来给人家钱了吗?”

“后来?爸爸不认识拉啤酒的司机,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给谁。”

“爸爸,你们偷了别人的啤酒,没给钱就是偷。”

爸爸掩面,无奈的说:“你看爸爸也找不到当年拉啤酒的司机了。那以后我只能去帮助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哼!”

爸爸也没想到,讲一个小时候有趣的事情,召来了道德审判,偶尔爸爸批评你时,你还会用这件事反击爸爸。

不过了,爸爸欣慰的发现咱们这小小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想品德还是不错的。

三:好吃的莴笋鸡蛋面

这个时候爸爸大点了,应该是初中二年级,95年,13岁。

爸爸的中学在乡镇上,那时还有“勤工俭学”活动,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采茶叶、拾花生,捡稻子等劳动所得抵一部分学杂费,这次是和一个小伙伴一起去采茶叶。

因为采茶叶的地方离街上还不近,半小时以上的路程。我和同行的小伙伴一大早就出门了,采茶的任务是到下午才结束。和上个故事类似,又是过了中午到下午又累又饿,不过这次比较温暖,爸爸和小伙伴也没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这次我们回家的路上,恰好经过小伙伴亲戚家,于是就去他亲戚家吃午饭。到达亲戚家,一位老爷爷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小伙伴称他”姑爷“,这时已经过了吃午饭的点,老爷爷得知我们没有吃午饭,麻利的准备了几根莴笋,很快给我们做好了一锅莴笋鸡蛋面,当时爸爸和小伙伴都很饿,吃起来真的很香。

时至今日,爸爸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面,一方面是因为在饥饿中饱餐一顿,另一方面也是得到了一位陌生老爷爷的关照爱护。这个事温暖了爸爸很多年,甚至很怀念纯朴的80、90年代。

四:自私的爸爸

这个故事也发生在小学或初中的哪次暑假吧,奶奶在村里开诊所。爸爸回老家,和另一个小伙伴一起去钓鱼,他是我们村老大妈家的外甥。

我们一起到村子后面的水库去钓鱼,鱼饵都快用完了,还没钓上来一条鱼,正要回家之际,一群鱼向我们游过来,从水面上都能看到。爸爸匆忙准备,挂上鱼饵抛竿到水中,幸运的是,不一会儿鱼儿就咬钩了,不幸的是,拉竿过程中,鱼线断了,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鱼带着鱼漂跑到水中央了。

爸爸也没绝望,手里还有一个鱼饵,小伙伴鱼竿还是好的,就是没鱼饵了;我赶紧借来他的鱼竿,挂上鱼饵,再抛一次,鱼儿很快又上钩,这次鱼没有跑掉,钓上来了,半斤左右。爸爸很高兴。收起鱼那一刻,鱼饵用尽,我们也该回家了。

爸爸高高兴兴的带着鱼回家,奶奶把鱼炖了,吃完饭后出去玩。这才听说小伙伴被后面老大妈凶了一顿,大概是说小伙伴没钓着鱼,人家都钓着了,小伙伴没用。

爸爸上大学后,某次午睡醒来想起这件事,无比愧疚,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的自私。本来是用小伙伴的鱼竿,爸爸的鱼饵钓起来的,不管怎么说,最低也是一人一半吧,或者一起吃。或者干脆让给小伙伴。

这件事对爸爸是一次灵魂洗涤,洗掉了一些自私的恶习。与人相处时也要大方一些。很庆幸现在的孩子,从小都被教育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

以上这些事,是爸爸记得比较深的事情。也希望你们成长过程中做个善良的人。有机会能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帮助别人。有时间的话,爸爸也记录下你们小时候有意思的事情。

2020年10月25日晚开始写,26日中午写完。累计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