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 起床,河边快走一圈后,想起空旷的网络日志(博客这个词好像消失很久,想了很久该用哪个词)缺少播种,于是决定在假期过完之前种点什么。随即想最近有什么记忆比较深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在不同同事面前重复念叨了好几遍,就想到了最近在电梯遇到一个有些时间没见,但变化很大的同事。这个同事之前给人感觉又瘦又小,最近这次在电梯里遇到,突然感觉变得又壮又高,精神气质上都给人感觉他变强的感觉。跟他聊天才了解到,这几年他一直在坚持健身,看起来健身对保持自己的状态还是很有帮助的。我对他的状态非常称赞,他说这会成为他坚持健身的动力。
想起另一件事是,就是夏日周末午后小憩后,倦乏消去,孩子吵着要出去玩,北京的夏天今年时有 40 度高温,于是商量去附近书店去逛逛,孩子也同意这个决定。给孩子讲我当年刚来北京的时候,住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周末无所事事时就会去中关村图书大厦,拥有 7 层图书外壁都是玻璃墙的图书大厦格待着特别舒适,再那里翻翻以前不了解的希腊神话等各类文化,缓解了工作上的焦虑,心灵也得到了满足。
和孩子来到了书店,空调之下,身体感受凉爽,心也安静了下来,找两本感兴趣并且已经开封的书翻翻。
第一本是《曼巴精神-科比自传》,主要是讲科比的成就之道,从自律坚持、导师、队医、教练、队友、裁判、对手;老外会把自己的成功部分归结于别人的帮助,这点在读吴军的《格局》里也有体现。跟我们中国的“一个好汉三个帮”是一个道理,只是我们在成功之时往往会跟侧重个人奋斗的因素,这点是不好的。
提起科比,每个人都知道凌晨 4:00 的洛杉矶的故事,科比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牺牲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训练完不耽误和家人相处,他也很享受空旷的体育馆;对篮球的仁爱,对胜利的渴望,让科比非常注重技术细节;还和很多前辈大佬成为朋友,向他们请教各种篮球问题;空闲时间他还研究比赛,阅读比赛。严格要求自己,向各种周边角色学习,管理自己的状态和精力。对科比这样伟大的球员来说,成功并不是偶然。
我想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也需要这样的榜样,驱动力、意志力、自制力、面向目标向优秀的人学习吸收的能力。唯有此才有有所成就。
第二本是《向上社交》,讲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向上攀附,是如何在沟通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塑造自己的形象(因为没看完,不敢多说)。老外在做事时,肯定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在成功中的作用,并把它当做一种技能去训练。反观我们周边很多人,其实或多或少有些自我中心,会放大单一技能维度的努力在做成一件事情中的重要性。
人能精力饱满,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状态很美好。要想有好的人生状态,就得不断地学习,身体和精神上的可以训练。
端午节参观了同事的菜园,10 多种蔬菜瓜果,在他的培育下一片欣欣向荣,虽然没种过菜,但知道这非常不容易,育苗、温度、水分、养料、虫害,每一样都得做好,真是让人佩服。用菜园里拍的照片座位封面图吧,生命长青。
端午节也是爸爸生日,间隔一天就是二宝生日,顺带祝爸爸、二宝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