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环境
国际上这一年俄乌战争未平,巴以冲突又起,美国加息资金回流,各国资产价格下跌,日本、印度股市反而大涨。国内经济也不乐观,A股失守 3000 点,中概行情惨淡,大公司继续裁员,铁饭碗岗位公务员都出现公积金缓缴情况。疫情解封后的经济反弹没有出现,北上广深虽然降首付、降利率房价仍有 10% 以上的降幅,这应该是 20 年来首次房价下行。有经济学家认为我国人口、改革开放、城镇化三大红利已经结束。台海形势不容乐观,70 多年的两岸分治问题貌似也到了要最终解决的时间了。华为 Mate 60 发售,是为数不多黑夜中的光芒,用低端光刻机生产高精度7nm 芯片,部分突破美国的技术制裁。
2023 年,快速而平淡,生活、读书、工作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鲜事。
生活
换房
2 年前因为外地车牌限行,买了套老破小,从郊区搬到城区。两个孩子住一个屋,小学初中作业量差别原因,老大比老二睡得晚很多,且老二作业早写完对老大的专注力也有影响;老房子隔音不好,我下班又比较晚,回来洗洗涮涮影响孩子休息,加上楼上、楼下大声说话声等原因。孩子大了,尽量把两人分开,避免两人互相影响。因为这种种原因,就准备换了这刚住了 2 年的房了。
元旦前后在家附近看房,看了一个两居的房子,客厅很大,户型也不错,比较容易改三居,链家的工作人员也说这是 7 年一遇的户型,当时市场上充斥着疫情解封,将迎来刚需的爆发买房的行情,经过过去那么多年房产火爆的行情当然是信了。于是很快就约了房东见面,房东也是很不错的人,看起来就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很快就谈好了,由于他也新签了一套,在预定时间没完成过户要交违约金,于是也给我们承诺如果早成交会给我们退一部分房款。由于北京买房限制,有京户或工居证最多二套,以及一些交易手续费问题,需要先卖后买。于是很快我们也把我们上一套房降价卖出去了,在农历年前搞定,还比较顺利。
接下来就是 3、4 月份装修,8 月份搬家入住。离开了原来的旧房子,刚开始有点不舍,最不舍的是小区南边那条河,周末饭后河边转两圈挺惬意的,偶尔还在河里钓钓鱼。但谁叫我是刚需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孩子
搬完家之后,居住空间有所改善,10 月份后孩子就各自分房学习和休息了。老大上学距离变远,两个孩子学校又不在同一个方向,放学接了一个就接不了另一个,于是决定给她买辆自行车上下学。头两天上学的时候我骑着共享单车,她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去学校。第一次有一种做父母的矛盾心里,又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孩子长大了,能自己独立做很多事情,难过的是,越长大就越不需要父母了。
搬家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老大成绩退步很多,也缘于她学习的动力不够强,不懂得学习的意义;容易下表面功夫,看起来是个好学生;另外就是畏难,稍微有点难度就不看。成绩出来那天我很生气,这与我花大价钱换房的目的相背,孩子没有理解父母的苦心。
不过最近她看起来自觉了一些,希望孩子早日开窍,学习是将来的立足之本,现在的教育比之 20 年前,两级差异更大。虽然我也能接受孩子普通一点,但还是希望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有更多的选择权利。最近周末和孩子一起读古文,挑选了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希望借助古文勉励孩子不畏学习上的困难;另外一篇是《邹忌讽齐王纳谏》希望孩子在面对别人的夸奖时能区分目的,平常心面对。
老大让人操心较多,着笔较多,老二相对自觉一些。通过自己的努力今年考下了 KET,还通过自学考过了图形化编程一级(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的证明),然后又获得了区级三好学生的荣誉。不过有时候也容易松懈,我经常看老师发在群里的做题和作业的批注,动不动提醒她一次。
旅游
农历年前去了趟云南(1 月份),感觉今年过的如此快,感觉去云南已经很久远了。没有及时记录,好多经历都快遗忘殆尽。参观了云南博物馆,南诏王、滇王和中原王朝汉、唐、宋的关系都记不起来了,因为孩子急着去滇池喂红嘴鸥想参观的西南联合大学没参观成,大人孩子兴趣点总是不一样的。
也好,就记录下云南美好的阳光吧,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大有大的好处,北京已是严冬,昆明依然宛若春天,20 几度的温度很舒适,滇池边的红嘴鸥怕打着翅膀低空飞翔,离游客的距离只有数米远,不时贴近游人手上的食物,天蓝水绿,加这白色的精灵、极容易让人沉浸其间,忘记都市喧嚣与烦恼。
在大理的洱海边,眺望被湿地横着、竖着的林木掩映的大海,和孩子一起沿海边公路骑行,姐姐骑着车带着妹妹,一片和谐,不紧不慢的生活真正身心愉悦。崇圣寺金碧辉煌的大殿仿佛依然在展现过去的荣光,这里过去曾是南亚佛教的中心,而最后一个大殿墙壁上精美的木雕有一种直击心灵的艺术和信仰的力量。
在丽江,在去云龙雪山的路上,和坐同一辆小面包的广州家庭相识,大哥大姐略大我们几岁,孩子和我们家老二年龄相仿,于是一路同行,大姐很时尚,拍照水平也不错。玉龙雪山是最友好的雪山,离人口聚居区只有 20 公里,阳光、蓝天、白雪、山形、修长的树木形成了玉龙雪山的美。奈何索道上去我和老二在高海拔有点难受,于是快速下山。等到同行的家庭后沿途有欣赏了一些美景。出了景区,有观看了印象丽江,一场绝美的歌舞剧,背景就是玉龙雪山,男男女女,骑马的汉子,唱山歌的姑娘来回穿插,讲述了茶马古道,爱情的故事。以雪山为底,红色土为舞台,绘制了一幅幅民族特色画作。
从雪山下来,和同行的广州一家在古城边一起吃了腊排骨火锅,经济实惠,还有家乡的味道。很难忘的经历。
暑假去了上海-苏州-南京,主要参观上海最高楼,复旦大学、上海天文馆、苏州博物馆西馆、周庄、平江路、南京博物院。已在中《江南行-上海、苏州、南京》记录,不再赘述。
养花
十一前后,买了一盆蝴蝶兰,花开 2 月最终凋谢,连叶子也都落了。从未种过花的我突然觉得可惜,于是想着抢救一下,网上看了各种视频,先剪花箭,然后换盆,剪干枯的根,用大米和大蒜泡水浇根,目前只剩下一团主根,看着都快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起死回生。总之还是不了解蝴蝶兰的习性,也不了解南北种植的差异,温差、光线、湿度控制。但愿明年能冒个花根,不要劝退初学者。
也不免调侃下自己,人到中年,花鸟虫鱼快聚齐了。
读书
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 钱穆
在往返威海的火车上读了这本书,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更有动力读完这本书,学了那么多年历史,心中总有一个疑问:我们这么一个有辉煌历史的国家,怎么到近代就落后了了?
非常认同在总结历代兴衰原因时用贪污腐败四个字带过,是一种非常偷懒的研究历史的方法,让我们不能深入理解历史,探究根本原因,也无法了解古人的智慧。在评价古代制度时也考虑当前的问题、背景,参考同时代的人的评价而不是以现代人的观点,可以说更为客观。作者选择典型朝代:汉、唐、宋、明、清,以及他们的重要制度:政府组织(职权分配)、考试和选举、税赋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像提纲契领一样,所以非常好读。
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及时写读书笔记,现在内容大部分已经忘记了。后来又读了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对江南这片土地感到好奇,文化历史底蕴好,这块在上篇《江南行 – 上海、苏州、南京》有简短概括。
北洋时代、湘军崛起 - 左嵬老师
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是通过视频形式获得,虽然这系列不是书,因为印象比较深刻,所以记录下来。
北洋时代系列,这个时代的历史,过去了解的不多,但很好奇从清末到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过程,以及北洋各将领的人物性格,听左嵬老师讲感觉历史更为顺畅,更自然。
不得不说我们的历史课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评价是粗暴的,非黑即白。比如对袁世凯,因为称帝便抹杀了他所有功绩,25岁便平定朝鲜甲申政变,而袁以坚决果断、敢于决策,因此受到李鸿章的赏识。对待历史人物,应该给正负两面评价比较好。
袁世凯的评价因历史背景和不同人的观点而异。以下是一些关于袁世凯的评价:
正面评价:
- 政治家和军事家: 袁世凯被认为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清朝末期和辛亥革命后,通过灵活的政治手段和军事力量成功地掌握了权力。
- 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于1912年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推动了国家政权的过渡。在一些人看来,他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 发展近代军事力量: 袁世凯致力于发展近代化的军事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防水平。他在军事方面的贡献在一些历史观点中被看作是积极的。
负面评价:
- 权谋和政治手段: 袁世凯被批评为一个权谋高于一切的政治家,他通过与各方面的交易和妥协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这在一些观点中被视为政治的阴暗面。
- 帝制倾向和称帝行动: 袁世凯在1915年企图称帝失败,这使他受到了广泛的谴责。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对辛亥革命理念的背离,也导致了社会动荡和反对他的力量的增长。
- 北洋政府时期的腐败和无效: 袁世凯执政时期,北洋政府腐败严重,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未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这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地方军阀的崛起。
评价这段来自 ChatGPT,今年大模型爆火。
湘军崛起系列
文章标题“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是对曾国藩一生处世方式的总结,意思是“做人要与光合二为一,能够化为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顺应自然改变,同时实现自身的才华;”。这句话想表达的道理是随和自然,不追求名利,不争不抢,但也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它鼓励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固定的观念和想法,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坚定信念,时刻关注时局的变化,准备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既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追求,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既然作为标题,就要介绍下梗要。1853年初正值朝廷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丁忧在籍,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勇,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因为当时绿营军战斗力已经很弱,满清朝廷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极度不信任,但碍于形势危急,不得不倚重于湘勇。
但湘军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创建湘军的目的是保卫乡里并可以出省打仗,湘勇一开始并不是官方组织,是一种民兵组织,由清政府许可办团练,然后自筹资金,资金来自当地乡绅,各地巡抚偶尔也会有些资助。他当时看到了绿营军的问题,绿营如一盘散沙是满清政权分化害怕汉人掌握军权的结果,绿营兵被分散到全国各地,平时协助当地剿匪,战时临时组织安排主帅,平时没在一起训练过,相互之间没有配合也没有感情,这样就会导致将不知兵,各部之间难以协同作战,互相内斗,打仗胜利还会互相嫉妒,失败了也不会互相救援。这就难有什么战斗力了。曾国藩借着团练,培养一只新军,主帅对士兵绝对领导。
曾国藩开始是在长沙练兵,保卫当地治安的职责,他嫌弃地方官僚办案效率低,就甩开了当地行政机构,自己办了个审案局,审案局用的不是当地体制内官员,而是当地士绅。在审案时用的是法家重典,审案局减少繁琐的流程,只要抓到会党成员就直接砍头,4个月处决了104人,一半是会党头目,一半是包庇会党的胥吏和讼师。审案局单独办案就抢了原来湖南官僚机构的差事,是湖南官场的人都不喜欢曾国藩。
长沙受辱,虽然绿营兵战斗力很弱,曾国藩还是希望能感化他们,他就命令绿营兵每日跟湘勇一起出操,幻想通过思想教育和严格的操练能把绿营变坏为好。这却犯了武官的忌讳,曾国藩当时只是丁忧侍郎,凭什么命令绿营军,另外绿营军是正规军,拿的军饷却比湘勇少一些,本来心理就很不满。在一次冲突后,曾国藩要求逮捕带头闹事的绿营兵,以惩示戒。绿营军官鲍起豹便故意把几个带头闹事的正编的绿营兵绑起来押送给曾国藩,同时乘机大肆鼓噪其他绿营兵借机闹事,结果人越聚越多,绿营兵游行示威,要求释放闹事人员。本地官员平时就不爽曾国藩的作为,现在不但不管,还躲起来准备看笑话。游行队伍有恃无恐,甚至闯进了曾国藩的公馆,打伤了几个随从,曾国藩一看大事不妙夺门而逃。赶忙跑到隔壁的巡抚骆秉章办公室门前求救,急急叩门。巡抚骆秉章摆了好一会架子,才开门出来调停,亲手松绑了闹事的绿营兵,还连连道歉。
有了这次的耻辱,曾国藩誓言要把团练民兵练出来,带着受伤的自尊心来到衡阳,练步兵,造战船,练水师,吃尽了千辛万苦,曾国藩终于练成了一支一万七千人的队伍。中间还有靖港兵败,写遗书,湘军未练成,老师吴文镕战死而不能救。自此之后,曾国藩为人处世方式开始改变,做事方式更柔和一些,概括起来就是“和光同城,与时舒卷”,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即使不能和别人同流合污,也要融入别人。
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江南大营被攻破,钦差大臣和春战死,湘勇成为清政府唯一的主要力量,曾国藩被授两江总督和钦差大臣。湘勇大力扩充,号令统一。1861年9月陷安庆。1864年7月,攻破天京,人数达到十二万人,当时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
曾国藩在攻下南京后,惟恐清廷疑忌,立即遣散湘军,改建为长江水师,其支系仍在安徽镇压捻军。曾国藩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
天朝的崩溃 - 鸦片战争再研究 - 茅海建
战略与路径 黄奇帆的十二堂经济课
周末饭后散步到商场西西弗书店,发现黄奇帆写的这本《战略与路径》,经济不景气,消费疲软,未来总是有很多不确定性,也希望能过通过经济学家的理解,透过宏观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毕竟选择大于努力。书中大概提到了这几个问题:
- 共同富裕目标下对房地产、金融、互联网行业的监管,互联网后的产业互联网机遇
- 香港税收制度的优势
- RECP 对中国的意义,主要可以扩大对日本高科技技术领域的投资,产业升级
总之今年读书比较跳跃,无重点。由于受 7 月份参观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影响读了几本历史书。也因为经济不景气,内卷时代,读了黄奇帆的宏观经济类的书,以及曾国藩的做人。顺境多做事,逆境多读书。
工作:
移动互联网用户量和用户时长已经到顶,增量市场红利消失,存量市场博弈。公司裁员继续,很多老同事相继离去,职场也更像有限和无限的游戏,目标不是输赢,而是活下去。
职业与年龄的焦虑,由于负责方向涉及面较广,所以有时候不是选择少,而是选择太多。工作更多的时候要求的是兼顾全局而不是单个领域深入。每个领域又有一些领域内的技能要求,未来的职业方向和自身优劣势需要更多的思考。
职业方向 | 优势 | 劣势 | 前景 | 自身优劣势 | 技能要求 |
后端开发 | 1. 微服务模式相对职责清晰,自治系统,不存在规模化App 的架构、性能协调问题。 2. 云服务、DevOps 理念,流程相对更标准化一些。 3. UI 相关操作较少,质量比较好用单测保障。 4.天花板更高 | 1. 离用户较远。 2. 创业较不易,需要和前端协同或提供有价值的云服务,按调用付费。 | 比前端变化少,容易持续积累。 | 实践还不足,目前编码 2w 行左右。对分布式、容器部署不是太理解。 | 1. Go 语言 2. Web Server 3. MySQL 4. 消息队列 kafka 5. 分布式缓存 Redis 6.容器,虚拟化 |
大模型 | 代表未来,在高质量数据集基础上能提升生产效率。 | 虽比大多数移动端工程师理解的多一点,实践还不够。 | 1. Python 语言 2. LangChain 框架 3. OpenAI 能力 4. 文心千帆能力 5. 特征工程 6. 向量数据库 7. NLP 8.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框架,推理工具 PyTorch 或 TensorFlow 9. 主流模型用法:Bert 等 | ||
移动端 - iOS | 离用户近,容易变现 即使失业,也可以作为谋生出路 | 大规模应用而言,由于移动端重集成的模式,模块和模块之间较为不独立,容易互相有影响。 竞争激烈,大公司夹缝下生存。 | 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很高,出货量下滑,未来新增可能跟中学生群体规模相关。应用之间都是存量博弈。 | Swift 语言 SwiftUI 框架 | |
移动端 - 鸿蒙 | 离用户近,容易变现 即使失业,也可以作为谋生出路 基础设施国产化趋势 华为云服务看起来不错,Serverless 移动端接入方便 和前端技术栈打通 | 同上 | 同上 | ArkTS ArkUI |
其他这份工作给的经验:发现问题能力、做事情的路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大项目的拆解、规模化应用开发效率、性能优化的思路、决策能力、同理心等软素质。
2024 年愿望:顺利落户、卖房、降低财务风险。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归零心态,多思考,能发现一些新的机会和方向。
参考: